0%

墨菲定律

镜中人

人们对于自我的评价大部分来自于他人的观点,每个人的自我观,都是通过与别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自我的概念似乎有这么三条原则:想象我们呈现给他人的外在;想象他人对我们呈现外在的评价,以及感知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感觉,比如骄傲或者耻辱。

自我服务偏见

表现为以下四类:

  • 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运气和外在因素
  • 与他人相比,认为自己更好
  • 盲目的乐观主义
  • 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我们更容易想起自己做过什么而往往很难想起自己没做过什么或者仅仅是看他人在做。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这叫“自我参照效应”。

而相应的应对策略则是“克制自己,顺应他人”。自己首先要意识到这种心性,尽量避免自我偏见。和他人的沟通交流中则是要允许他人拥有这种偏见,因为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意识或者正视它,记住富兰克林说过:“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锚定效应

含义为:用户对事物的认知,总会根据第一印象或信息形成一个自己对此事物的片面认知。就好像锚对于船只一样,用户会在自己的心里抛下一个对该事物的认知锚一样。

类似自己对于深圳的印象,自己只去深圳呆了不到一个月,以后提及关于深圳的印象就是空气湿度很大。第一印象就决定了我怎么来看待深圳这个城市。也许只是我去的那块区域恰好湿气比较大,或者是特殊的天气原因,但是也不能以第一印象去决定好坏是非。

在商业中总是会接触到一些商家利用锚定效应的行为,因为中国人很爱比较。价格相同比质量,质量相同比价格,双十一,618 等等活动层出不穷。

乔布斯说过:“我们的顾客不是要占便宜,而是要有一种占了便宜的感觉”,利用锚定效应可以很容易的让客户感觉到占便宜的心理。对于生活中的我们来说有两种方法解决:

  • 抛弃以往观点,从头开始审视问题(较难)
  • 吸收大量信息或者观点,自我整理后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

瓦伦达效应

含义:人在做某一件事情时,总会联想到结果,并祈求一个好的结果;越在乎,越紧张,在这种心理机制下,无法释放自己,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反而不利于事情的正面发展。

在紧张的心态和过分的渴望中无法自拔,对结果的关注超越了事件本身,于是便无法集中精力去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个细节,好好表现,也就离失败越近。专注于事情本身,专注于过程去追求成功,这是最好的应对;思考过度容易造成妄想,患得患失,没有好的心态去应对,反而容易失败。

压力越大,越是紧张,越是影响自身发挥,注重思考失败的后果,无法专注于事情。曾经因为比赛,紧张得一晚上睡不好觉,导致第二天白天无精打采,比赛表现也差强人意。值得对比的是第一次参加比赛的自己,抱着平和的心态,奋力一搏,目标专一。应对的做法大概如下:

  • 放平心态,奋力一搏
  • 不要太在乎结果的输赢,注重过程
  • 感知到自我紧张的时候,调节心态